先进光子科学技术安徽省实验室
电话:0551-63607330
邮箱:xjgz@ustc.edu.cn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理化大楼
副教授/副研究员/工程师
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
史朝为 特任研究员
史朝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2004年9月-2013年1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学习,先后获生物技术学士学位和结构生物学博士学位。2014年3月-2019年2月先后在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所和德国莱布尼茨分子药物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3月加入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任职特任研究员。申请人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发展固体核磁方法,包括高转速魔角旋转、氢检测,及相关的脉冲序列,研究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项晟祺 教授
2004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博士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液体核磁方向2013-2016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固体核磁方向2016-2019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固体核磁方向2016-2019荷兰科学发展组织VENI grant工作方向:使用以固体核磁为主的多种生物物理方法,研究蛋白质聚合物和蛋白质机器的结构和功能。典型的蛋白质聚合物包括天然条件下的各种结构性纤维、细胞骨架等,也包括病理条件下的淀粉样纤维,以及
-
廖昭亮 研究员
廖昭亮,男,1984年生,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工作经历:2018/09-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特任研究员2018/07-2018/08,荷兰特文特大学, 客座研究员2016/11-2018/06,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博士后研究员
-
向斌 教授
2012年3月-至今:教授,博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8月-2012年3月:助理项目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系2008年8月-2010年8月:博士后;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国家电镜中心2007年8月-2008年8月:博士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系2005年8月-2007年7月:博士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000年9月-2005年7月:博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995年9月-1999年7月:学士;南京大学物理系主要研究方向:(1)原位电子显微镜表征;(2)多铁性材料
-
田长麟 教授
田长麟,男,1975年3月生于湖北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工程和应用电子技术两个本科学士学位;1997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03年5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博士学位。2003年到2006年在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结构生物学中心作博士后研究。2006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在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Biochemistry, Protein Science
-
施蕴渝 教授
施蕴渝,女,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4月生。196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1965年-1970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实习研究员,1970年至今在中国科技大学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分别在意大利罗马大学及CNRS结构化学研究所、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法国CNRS结构生物学实验室,理论化学实验室进修或合作研究。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学部常委,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
-
陆轻铀 研究员/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双聘研究员,该中心“磁体运行与实验测量部”副主任;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中科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
王琳 研究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副主任。
-
杨上峰 教授
杨上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3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2月至2007年12月获得洪堡基金会的资助在德国莱布尼兹固体材料研究所工作,后担任guest scientist,代理课题组组长。2007年12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任双聘教授,2014年10月起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执行主任,2015年10月起任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富勒烯
-
张国斌 研究员
张国斌,男,1967年出生。199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物理系,2001年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至今在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工作,2010年被聘为研究员。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同步辐射真空紫外谱学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研究方向:1、关联电子体系能带结构的实验研究;2、全息光栅优化设计及光栅单色器原理。
-
陆亚林 教授
陆亚林,男,1964年5月出生,江苏省如皋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先进光子科学技术安徽省实验室主任。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斯洛文尼亚工程院首批外籍院士。长期从事量子功能材料、光子科学及先进谱学研究,在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纳米能源材料、光电子学及器件、先进谱学测量、太赫兹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明了非线性扫描微波近场显微镜、PMN-PT透明电光陶瓷、紧凑型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复合多参量氧化物量子功能材料等。在Scien
副教授/副研究员/工程师
-
李琳 特聘副研究员
-
陈木青 特任副研究员
陈木青,男,特任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杨上峰教授。2013年10月-2017年1月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卢兴教授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在2017年10月份,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特任副研究员。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富勒烯以及内嵌富勒烯材料的研究,包括材料的合成、化学修饰及其在催化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目前,在 Angew. Chem. Int. Ed., J.
-
李和廷 副研究员
-
黄秋萍 高级工程师
2012年在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同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现任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太赫兹超材料/超表面器件、太赫兹自旋电子学、太赫兹先进光谱表征技术及其在量子功能材料物性表征中的研究。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
黄浩亮 特任副研究员
黄浩亮,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特任副研究员。2007年在湘潭大学获得物理学专业学士学位,201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1月-2019年12月受聘为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特任副研究员,2020年1月起受聘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特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多功能氧化物外延薄膜表界面的制备及其性能调控,并利用同步辐射衍射与吸收技术表
-
王建林 副研究员
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师从陆亚林教授,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从事博士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日本东京大学物理系Shuji Hasegawa教授课题组做访问学者,从事独立四探针STM和原位输运研究。2018年5月起受聘为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特任副研究员。2019年12月起受聘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特任副研究员。2023年4月起受聘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目前的研究方向为氧化物功能薄膜、石墨烯和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二维材料、自旋电子学器件。
-
彭冉冉 副教授
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至2012年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从2005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层状多铁材料。
-
何志刚 高级工程师
2011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负责完成了中科大 “985工程:光阴极微波电子枪”电子束调试工作;参加完成了“合肥光源重大升级改造” 机器调试工作;负责完成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 直线加速器及电子枪的设计工作。目前,负责“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太赫兹近场高通量材料物性测试系统”中太赫兹光源的研制工作;合肥先进光源加速器总体研究骨干。主要从事加速器物理及相关技术、光阴极微波电子枪、太赫兹源、自由
-
傅正平 副教授
9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01.9-2001.12在德国Chemnitz大学物理系做访问学者。2003.12-2004.12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2009.02-2009.11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李巨教授的课题组做访问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结构与物性、材料模拟计算研究。Email: fuzp@ustc.edu.cn电话:0551-63603194